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今(29)日在辯論會中狂對媒體開炮,飆罵《蘋果日報》沒水準、狠酸《中央社》提問狹窄、更轟《三立電視台》造謠抹黑,引發各界痛批。對此,東森主播陳智菡也看不下去痛批韓國瑜「像個陷入瘋狂 ,敵我不分的醉漢」,然而文章貼出沒多久,竟引來挺韓支持者痛批「良心被狗吃了」,甚至遭起底老公是「挺韓主播」。針對韓國瑜在辯論會上暴走狂批猛轟媒體的行為,東森主播陳智菡在臉書發文表示:「要選總統的人,誠信是基本,面對質疑要有化解的能力。不是沒給你機會解釋。韓市長這次大失分了。氣極敗壞,完全不願回應,只會抓狂,還攻擊媒體『沒水準』、『良心被狗吃了』。像個陷入瘋狂 ,敵我不分的醉漢。這種程度,我來選也可以。」文章貼出後,湧入不少網友留言力挺,不過也有挺韓支持者不滿反嗆「妳是公眾人物,應該保持一下政治立場」、「我看妳才是良心被狗吃了」,甚至遭網友起底,陳智菡的老公也是電視台知名主播,讓網友不滿的反嗆「你老公在中X挺韓哦」。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台中造勢講到脫衣服…韓國瑜忍不住怒飆:拎北真的生氣了!一條心?一家親?韓粉又盜圖被抓包 當事人竟是中國女星空拍照在這!韓國瑜造勢還沒登台…主辦單位喊:破30萬人點評辯論會!王丹「韓國瑜全場只會罵人」:你們投得下去?
- Dec 30 Mon 2019 22:45
選購隔熱紙眉角多 小撇步讓你不被當潘仔
- Dec 30 Mon 2019 13:33
週一威力彩衝3.2億!3生肖財運旺
香格里拉臺南遠東國際大飯店「可持續美食計畫」,秉承尊重自然,用食際行動支持可持續食材,由總經理周麗華、馬來西亞籍行政總廚黃胤仁以及醉月樓許忠賢主廚深入走訪台南西港,親自體驗胡麻從「摘心、收割、脫粒、去雜質,到壓榨」的嚴謹製程,並嚴選優質胡麻油,帶來從產地到餐桌一系列創意料理, 即日起於台南最高景觀中餐廳「醉月樓」陪您過好冬。香格里拉臺南遠東國際大飯店公關經理卜怡筠表示,醉月樓胡麻入菜推薦料理,首推「一品胡麻烏骨雞」採用西港胡麻油,先將老薑與烏骨雞肉一同拌炒,再倒入主廚以桂枝、黨參、茯苓、白芍、當歸等中藥材泡製的秘製藥酒與雞高湯慢火細熬,搭配高麗菜、金針菇、杏鮑菇等各種菇類,及枸杞、福州丸、板豆腐、玉米、蛤蠣等食材,就是一鍋最適合冬令進補的暖心料理。冬天是火鍋旺季,卜怡筠建議喜愛海鮮的賓客,千萬別錯過「胡麻蝦兵蟹將鍋」,採用西港胡麻油,先將老薑、五花肉爆香後,再與重達八兩、肉質肥美的青蟹與台灣在地白蝦一同拌炒,並倒入主廚以桂枝、黨參、茯苓、白芍、當歸等中藥材泡製的秘製藥酒增添香氣。最後再加入高麗菜、金針菇、杏鮑菇等各種菇類,及枸杞、福州丸、板豆腐、玉米、蛤蠣,與雞高湯一同熬煮,一次嚐盡海陸美味。另外,香氣逼人老少賢宜的「麻油川七松阪肉」,採用野菜川七與西港胡麻油,加入珍貴的松阪豬肉,與老薑、枸杞一同拌炒,簡單調味後即可品嚐,是適合冬令溫暖身子的佳餚。「台南胡麻入菜」系列美饌,12月20日起於醉月樓中餐廳推出單點菜單供選擇,享受食在當季,季節的豐收的美好滋味,就趁現在!更多詳情與訂位專線,請洽(06)702-8856。
- Dec 30 Mon 2019 13:33
「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醫:很難發現
隨著股市進一步登上紀錄高點,高階資金經理人的看法動見觀瞻。Cresset Capital投資長阿布林(Jack Ablin)告訴投資人,要為股市可能在2020年初下跌至少15%做好準備。他表示:「估值已過度成長。」「我們今年獲利僅成長3%,但估值卻成長達30%。」他發表這項最新的賣出建議之際,正值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首度突破9000點大關,而史坦普500指數則持續創下歷史新高。阿布林表示,讓股市下跌的確切驅動因素目前還不清楚。他說:「除非有更高的利率會導致下跌,否則我看不出有任何特定的催化劑。」但儘管如此,他一直在限制對股票的投資。管理著67億元資產的阿布林去年8月將30%的公司資產轉移到私募股權和現金上,因為他認為股票價格太昂貴了。從那以後,他一直都沒有投入新的資金。但是他也沒有賣出股票。他說:「從估值的角度來看,除非利率繼續下降,否則我們很難看到更多的本益比擴張腳步。」儘管對股市提出警告,但阿布林並沒有完全放棄他的多頭觀點。他打算利用下次回調作為重置投資組合的機會,進而有助於在未來獲得回報。他表示,「我至少持有股票7年。因此,那起碼是我的最大利基。」他最看好的2020年市場走勢,是從早期大跌中逐步溫和上漲而復甦。阿布林說,「2020年可能會是個回報年。一切重回合理價值,」「2020年最好的情況是,在估值沒有太多擴張之下,股市隨著獲利溫和上揚,漲幅將達中價個位數。」更多世界日報報導耶誕出遊 華裔女高管殞命死亡谷華人入關手發抖進小黑屋 3人遭遣返讓娃先從停車場跳下…波士頓媽媽耶誕節偕2幼兒自殺
- Dec 30 Mon 2019 13:32
左鎮噶瑪寺元旦傳佛音 府城振聲社演奏
作者曾服務於遠景基金會台灣是屬於中華民國的。然而,支持台獨的朋友,每到一定時刻,就常拿舊金山和約第二條第二款「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但並沒有表明是對中華民國放棄,做為「台灣法律地位未定論」的論據。這種曲解當年舊金山合約,以為「台灣與中華民國無關」,以為中華民國只是借住台灣的的論據,不但曲解舊金山和約內容,更令人遺憾。其實,僅止一項,就可以知道,這種曲解毫無意義。且看舊金山和約同條(第二條)的第三款「日本放棄對千島群島、一九○五年九月五日獲得之庫頁島部分,以及鄰近各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其用字遣辭與處理台灣的論述完全相同;但卻從沒有人講「千島群島、庫頁島法律地位未定論」,原因為何?不過是對台灣的政治/安全的需求扭曲了法律的解釋而已。在舊金山和約第二十六條清楚表明,「日本將與任何或支持、簽署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聯合國宣言」、或者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國家、或依據第二十三條之列舉先前為該國一部分領土的國家而此國家非本條約簽署國,在本條約實質上相同條件下,簽訂雙邊和平條約」。●中日和約日本對中華民國放棄台灣就是在這個法律基礎上,同時也在美國的強力壓迫下,於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日本和中華民國簽訂了「中日和約」;且在該約的換文第一條,日本就清楚表明,是對中華民國放棄台灣;也就是把台灣還給了中華民國。法源、法理清清楚楚,實在是沒必要再打迷糊仗。而且中華民國在制定現行憲法時,台灣也有制憲國代,在法理上,台灣是這部憲法所規範的一部份;這是沒有疑義的。就日本而言,這個「台灣法律地位已定」的定論,甚至根本是受到日本本身法院認定的。日本法院早在一九五九年(民國四十八年)時,就已經有過相關的判例,認定台灣是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廿四日,日本東京高等裁判廳在對賴進榮一案中的判決中,就明明白白地表示,「至少可以認定在昭和十七年(即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五日中日條約生效後,依該條約之規定,台灣及澎湖諸島歸屬中國…」。同時要知道的是,這在日本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判例。因為就在次年(即民國四十九年)六月七日,日本大阪地方裁判廳在張富久惠vs.張欽明一案中,再度明白指出,「至少可以認定為,在台灣之中華民國主權獲得確立之時,亦即在法律上發生領土變更之昭和二十七年,中日條約生效之時…」這兩個判例非常清楚地表示了日本司法部門的見解。而且日本政府為昭大信,還把這個判決結果,送往聯合國秘書處;聯合國秘書處並將其英文版(由日本政府翻釋)刊載於其所出版的「國家繼承資料」一書中。●從美國角度來看當然,在其間,美國有些人構想把中國和台灣分開,或是把台灣與中國做法理切割;但這些一直沒有真正進入美國政府的政策視界內,直到後來一九五○年的韓戰發生。這個部份可以在當年美國圍堵政策(Containment)的創始者喬治肯楠(George Kennan)的出版的回憶錄中看到(頁五十八, George F. KennanMemoirs 1950-1963)。但這種看法始終未能成為美方面的政策。直到一九五○年的韓戰發生。但值得注意的是,那只是美國片面的一個政策,而非法理。嚴格而論,現今所有關於所謂台灣法律地位的爭議,皆源自於美國杜魯門在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七日的聲明,而所謂舊金山和約中並未規定把台灣還中國,不過是事後找的藉口而已。杜魯門在六月二十七日可以出現「…至於台灣未來的地位,應俟太平洋區域之安全穩定恢復後與日本成立和約時,再行討論,或由聯合國予以考量。」這個主張,從現已解密的美國相關檔案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脈絡。在韓戰未爆發前的一九五○年一月五日,美國當時的總統杜魯門還在上午的記者會中,公開表示,「為實踐上述各項宣言(指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台灣即由蔣介石元帥受降。過去四年來,美國及其它盟國亦承認中國(當時的中國即指中華民國)對該島所行使的權力」。其實,杜魯門當時說法完全沒有錯,因為,一九四五年九月日本投降後,同盟國軍進駐日本,所發布的第一號訓令,就是命令在台日軍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接受在台日軍的投降;隨後立即宣布台灣為中華民國的一省。同時,在次年(一九四六年)明令公告恢復台澎地區居民的中華民國國籍。自此,到一九五○年元月杜魯門總統做上述表態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此有任何異議。而李登輝所以能在一九九○年代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就是拜此之賜,擁有中華民國國籍之故。就在杜魯門總統講話的同天下午,彼時國務卿艾其遜也在記者會中再度闡釋杜魯門說法,「中國管理台灣已達四年之久,美國及其盟國所未就該項權力與該項佔領所未發生過疑問。當台灣成為中國的一省時,無人發出法律上的疑問。因為都認為那是依據既有的承諾」。…「美國對於它的立場堅定,絕不會因為任何律師的發言而動搖。這就是美國的立場」。不只是公開的聲明而已,在現己解密的美國國務院檔案(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中,在一九五○年的第六卷:東亞與太平洋(Volume VIEast Asia and Pacific )第二百五十九頁中,艾其遜在一份有「關台灣問題」的密件備忘錄中明指,「我其次審視了台灣問題(Formosan question)的歷史,指出,台灣基本上是中國的領土…而且對中國擁有該一島嶼固有權利的承認,經由開羅與波茨坦宣言而再確認。」最有意思的是,在同一卷的第二百六十四頁,國務院解密檔案的編輯,再用「編者注」的方式,把杜魯門和艾其遜的說法與出處,再復述一次。●台灣法律地位端視美國本身的國家利益來看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韓戰爆發,杜魯門立即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並且才在美國時間六月二十七日宣布「台灣的法律地位未定」。此一發展過程,顧維鈞在回憶錄中很清楚的寫到(第一版第八分冊頁一○五;第二版則在第八分冊的九十九頁),在八月三十一日,他就此事請見艾其遜,要求了解。他對艾其遜說,「…總統杜魯門已在六月二十七日闡述了美國對台政策…美國的這種政策(台灣法律地位未定),顯然是為了適應韓戰爆發後和遠東出現的新形勢而採取的。」而艾其遜的回應是,「(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中共當時總理周恩來在六月二十六日致電當時聯合國秘書長賴依,指控美國「違反聯合國憲章,侵入中國領土(指台灣)」。且當時,連整個處理戰敗國日本事務的「遠東委員會」十三個成員中,有六個已承認了中共,情勢看來非常危急,對中華民國非常不利。所以美國當時為了阻絕在法理上,讓台灣落入中共之手(因為中共已請彼時的蘇聯在聯合國中提出該一台灣相關問題),所以才主張,「台灣並未歸還中國、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用白話來說,就是縱使中共進入聯合國取代了中華民國,也因為「台灣並未歸還給中國,台灣法律地位未定」,所以中共不得主張對台灣的權利。現在的解密檔案在這一點上,已經非常清楚。在FRUS一九五○年卷七:韓國(Volume VIIKorea)中,在第一百七十八頁開始,記錄了一個長達五頁半的總統(杜魯門)備忘錄,根據該一登載日期為六月二十六日的備忘錄,杜魯門在該一列為「最高機密」的會議中,除同意派第七艦隊外,並且還說他「必須要為我們對台灣的行動去舖陳一個基礎(He need to lay a base for our action in Formosa)」,而且是他「在今晚會起草他的聲明(He would work on the draft of his statement tonight)」。六月廿七日一個看似法理而實為政策權宜的主張──有關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的聲明,就是這樣來的。同樣在一九五○年的FRUS第六卷:東亞與太平洋(Volume VIEast Asia and Pacific )第三百六十七頁中,以「編者按」的方式,明指「隨著六月二十四日韓戰的爆發,美國政府在其對台政策上,做了根本的改變」。美國的政策,從一個中國包括台灣,到一個中國與台灣的法律地位未定,再回一個中國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來代表,端視美國本身的國家利益來看。很簡單,兩個補充性的證據是,美國到一九五一年五月十八日,美國對中共不存幻想後,遂由當年國務卿杜勒斯,在紐約華美協進社的公開講說中,明白說,「國民政府更能代表台灣與中國大陸人民的觀點與思想感情」而其亞太助卿魯斯克(Dean Rusk)隨後亦宣布,「北平政權不是中國的政府,我們承認中華民國的國民政府──即使它的領土很小」。當時(一九五一年五月)的時空環境是,中華民國政府已經撤退到台灣。所以,什麼「台灣法律地位未定」,根本就不是什麼國際法法理的問題,僅僅只是一個當時美國為因應國際局勢變化,所提出的政策而已。隨後所有的解釋,更都只是意圖支持這個政策罷了。舊金山和約,不過是其中的一環而已。從這些真實歷史發展的過來看,所謂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的幽靈實在該退散了。更多Yahoo論壇文章從港英香港轉變為中國香港柯文哲的緩稱王廣積量雖然簽證不能寫,但他們都知道台灣!她如何把台灣介紹到東非小林人的共同記憶—小林商店英勇睿智的香港人即將開啟時代巨變今日推薦影音
- Dec 30 Mon 2019 05:29
《臺灣有個好萊塢》重現臺語片風華 「博恩夜夜秀」主持人湊一咖
歌手陳昇連續26年,在跨年夜開唱,下午進行總彩排,一連唱了兩首歌,說歌單已經準備50首歌,而被問到徒弟陳綺貞的不倫戀,陳昇語帶保留,還開玩笑說,有情人不一定要成眷屬。陳昇《鼓聲若響》:「若聽到鼓聲,阮的心情會快活,沒料到環境的拖磨 。」穿著T恤輕鬆打扮,陳昇登台開唱,為演唱會做總彩排,一連兩首歌,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歌手陳昇vs.阿Van:「開出來歌單是50首,大概四、五十首,差不多是人家兩場的量,這個地方也熟悉了也舒適。」以平常心準備表演,陳昇連續26年在跨年夜開唱,幾乎年年都在TICC,也被問到是否考慮,未來放眼小巨蛋。歌手陳昇:「好不容易才有這麼平靜的心情,一直演下去,我幹嘛還要去一個陌生大(場地),你想想看我為了要催票,我還得去宣傳,我還得到處去跑,說一些我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什麼的話,我才不要咧。」至於陳昇的徒弟陳綺貞,最近傳出不倫戀,女神變成小三,被問到這個問題,陳昇語帶保留仍不忘幽默回應。歌手陳昇:「在戲台有時候會一個踉蹌,人不輕狂枉少年,只是說妹妹的輕狂時間有點不太一樣,新年新希望,有情人不一定要成眷屬。」對於陳綺貞的感情事,儘管開玩笑用輕狂形容,不過他也說,只要能挺得過去都是好事,希望她別往幽暗的那面去。更多 TVBS 報導時代眼淚!陳昇、蘇慧倫推新作 大學生分不清 保全科技集團尾牙 AR秀展現服務實力 連26年!備戰跨年演唱會 陳昇:騎單車練體力 "浪子回頭"新人嗆吳朋奉暴紅 陳昇甘願當許安植合聲
- Dec 30 Mon 2019 05:29
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利器
外型亮眼的莫允雯參演民視、公視《鏡子森林》,劇中飾演市長前助理「小魚」,但也身兼地下情人的角色,卻在最後「踏出黑洞」對情人展開反擊,並在媒體鏡頭前,披露密戀現任市長10年的辛酸。莫允雯在《鏡子森林》是個被名人欺騙感情的女性,最後選擇出來面對媒體採訪、在鏡頭前揭發一切,對「火線新聞」記者姚淳耀、林柏宏與瑭霏等人自爆與市長地下情,還說「他欺騙了我將近10年」,也表示會把事情抖出,是因為「我發現他是個雙面人,他以為他可以欺騙所有的人,但是他全部的施政都是為了自己的私慾」,掀起女性的復仇!莫允雯回顧這場在鏡頭前冷靜陳述與市長「蔡重生」過往感情的戲,她說「那是決定踏出黑洞的第一步。她決定不再把自己的情緒交到其他人手裡,不再允許自己忍受當受害者,也說「那是非常需要勇氣的決定,更是修復自己的第一步」。另場與柯叔元在停車場遭媒體跟拍的親密戲,也是吸睛重點,莫允雯還親暱地脫下柯叔元鴨舌帽戴在自己頭上,還自動獻吻!莫允雯也提到,鄭文堂導演一直都是很想合作的導演,她形容「鄭導說故事的方式很獨特,有時候寫實的程度更是會挑戰觀眾的極限!很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可以參與鄭導的作品」,莫允雯也對台灣越來越多社會寫實風格的戲劇感到很興奮,她說「相信這樣的故事可以為社會議題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這次參與《鏡子森林》特別演出,卻是個被媒體與政客聯手的犧牲品,莫允雯表示「我看到的是犧牲品的反擊!是拒絕當被害者的勇敢!」,而這也是角色最吸引她的地方,並表示:「人都有拒絕當被害者的權利,但並不是每一個都有說『不』的勇氣。希望這份勇氣可以為現實生活中類似遭遇的朋友帶來力量讓他們知道,也對劇中的「我們都有保護自己的力量,都有拒絕當被害者、拒絕再次受傷的權利」。
- Dec 30 Mon 2019 05:29
修杰楷高富帥太迷人 李千那兇悍不起來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曾拿下5座金鐘獎、播出長達18年的中視節目《MIT台灣誌》驚爆停播,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麥覺明今(29)日在臉書開直播,並沉重表示「要跟大家說聲抱歉,今天是MIT台灣誌的第906集,就到今天就畫上一個句號了,短暫的句號,從這禮拜開始就停播了」。麥覺明在直播中坦承「對我來講,《MIT台灣誌》的停播是非常的感傷,也覺得非常的可惜」。麥覺明表示,18年來節目建立的形象與口碑都很好,節目已然變成無形的資產,《MIT台灣誌》和台灣山岳有很深的結合,「我覺得中視把這節目停掉,我為中視覺得可惜」。麥覺明表示,《MIT台灣誌》就像是他的小孩一樣,從出生到長大,這個節目已經成年18歲了,現在要暫時停下來,他內心相當難過,「我們這個團隊是我最驕傲的地方,因為只有這個團隊能夠翻山越嶺,走遍台灣各地去記錄台灣」。麥覺明最後也對節目粉絲喊話,《MIT台灣誌》只是暫時休息,也許未來有一天,他會在網路上再次與大家見面,也可能回到中時繼續主持節目,「大家也不要氣餒,我會繼續努力」、「我們希望這不是一個句號,我們要跨越1000集,大家一起努力,我會想辦法的」。(鄭餘蓉報導)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孫安佐「屁孩聲明」譙米砂墮胎!她看完傻眼…7字嗆爆狄鶯談初夜眼神死!辣模自爆破處失敗原因…竟是台男「太奈米」自曝雙性戀後…小玉「享受被男生愛」:不只跟1男女交往過這公司尾牙發3億獎金!員工最高獨拿8百萬 激動相擁落淚
- Dec 29 Sun 2019 20:58
農曆春節何處去? 到澳洲看網球過新年!
記者馮珮汶/綜合報導行動支付發達,現在到超市、量販買民生必備品用現金反而不划算,近年來像是家樂福、全聯福利中心等紛紛推出自家的行動支付與錢包,將所有功能整合在APP內,果然吸引不少婆媽搶用,歡慶自家「PX Pay」上半年註冊人數突破500萬,超市推出限定2天的「滿千送千點」活動,等於現金滿千送百。超市龍頭全聯福利中心目前在全台已經擁有破千家門市、會員人數近1300萬,其中今年中推出的「PX Pay」目前註冊人數已經達到560萬人、開啟數超過1億次,成功躋身進台灣行動支付前三大行列。全聯執行長謝健南指出,自10月好友推薦碼上線以來,每天新註冊近8成都是透過門市人員、親朋好友推薦而來。目前觀察到用「PX Pay」加值金消費的金額是加值金的1.4倍,其中800到1000元的消費者佔最大宗、年齡層介於30到49歲之間;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其實有6成40歲以上的族群支付佔比,平均客單價為437元,顯示老人還比年輕人愛用。據了解,目前非現金支付佔比已達約38%,比去年同期成長11%,加上特定節日攜手銀行祭出促銷優惠的誘因奏效,也帶動業績成長,像是10/10家家購物節非現金支付佔比就達到近50%、兩天活動業績佔比更有25%來自PX Pay。全聯表示,為了歡慶註冊人數突破500萬,12月28、29日推出限定兩日的優惠活動,期間消費滿1千元就送1000點,等於現金滿千送百,若是使用國泰世華信用卡加值800元、可再獲得7.5%回饋,接著再用加值金消費單筆滿400元,可再獲得3%回饋,最多回饋可達20.5%,預計今年可送出14億點福利點、價值現金1.4億元。家樂福則是推出鼠年的一連串好康優惠,推出通路規模最大新年活動,即日起上萬件必買年貨商品搭配20大好康優惠,量販店、便利購、線上購物、商城4大實體店面與虛擬平台,從12/25到1/29連續瘋狂優惠大贈送。優惠包含像是元旦當日量販店單筆消費滿2,000元「便利購消費滿1,000元」以上獲得9折現金折價帣;12/31~1/3線上購物消費滿2000元享9折現折優惠,現金折價帣使用時間2020/01/02~2020/01/11止。另外,1/29家樂福線上購物下單優惠,單筆消費滿1,200元送10,000紅利點數,買禮盒週週抽義大利GIARETTI健康免油氣炸鍋;12/25-1/2聖誕元旦雙旦惠線上購物優惠,消費滿1225元立即折100元 ,消費滿2020源立即折200元再送200元買菜金。家樂福表示,1/1-1/30線上購物活動期間購買任一商品,就可參加選號對獎;1/5前家樂福線上商城優惠全館消費可獲得點數20倍送;1/4-1/9線上購物消費滿999元現折5%,消費滿1499元現折7%。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街上都是屎!舊金山市苦於「屎都」形象韓國瑜又被嗆?座談主持人喊比「耶」…青年硬秀3號超尷尬傻眼!雲林藍營競選桌曆 竟註記10月1日國慶日韓國瑜怕什麼?苦苓5點捍衛反滲透法…轟家賊才怕防盜系統
- Dec 29 Sun 2019 20:58
「鄉民老婆」吳卓源沒主動告白過...卻每天被告白!
廣島東洋鯉魚隊內野手菊池涼介欲透過競標挑戰大聯盟,最後卻乏人問津。菊池涼介昨(27)日與廣島隊簽下4年複數年合約,將繼續為老東家效力。不過菊池涼介也不是第一位大聯盟競標失敗的日職球員。最早大阪近鐵猛牛隊的守護神大塚晶文,在2002年季末打算利用競標制度挑戰大聯盟,最後沒有收到任何一支大聯盟出嫁,最後以金錢交易到中日龍隊,直到2003年球季結束後才又利用競標制度成功挑戰大聯盟。2005年,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投手入來祐作也想透過競標挑戰大聯盟,但沒人出價,最後加入紐約大都會隊。2008年西武獅隊的三井浩二最曲折離奇,他當年以35歲最高齡打算透過競標挑戰大聯盟,結果到期限也是乏人問津;不過他毫不放棄,2009年1月再提出申請,還是沒人競標,最後真的放棄大聯盟夢,留在西武獅隊。另外,前兄弟象隊投手真田裕貴也曾在2011年利用這項制度來完成「美」夢。最後沒人競標,只好和老東家巨人簽下合約。其他如岩隈久志和中島宏之是有球團競標,但最後條件談不攏而沒有挑戰大聯盟。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NBA/格林命中大心臟三分 科爾:他關鍵時刻會變神射手 棒球/職棒裁判抓高中投手犯規太嚴 李來發:衡量一下啦 NBA/破解不合!老鷹一哥受傷 歐洲金童發文祝福
- Dec 29 Sun 2019 20:58
首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 陽光普照與蔡明亮獲獎
工商時報【本報訊】年底轉職熱潮到,日本知名經濟分析師指出,2020年日本將出現前所未有的「大轉職時代」,那麼,你做好準備了嗎?作者擁有臺、英、日20多年的國際獵頭Sandy Su背景,經手的產業涵蓋金融、IT、醫藥、傳產、民生消費、教育...等。站在就職市場第一線的她,經常說一句話:「搭上國際趨勢,才能卡到好位置。」就其多年的切身觀察與國際大數據分析,未來許多工作可能會被AI取代,但是若能擁有八大軟性技能者,仍可把持自我競爭力,包括:持續學習(Continuous Learning)、創造力(Creativity)、自發性(Initiative)、領導力(Leadership)、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問題解決能力(Problem Solving)、人脈網(Networking)及狼性(Aggressive),而臺灣工作者尤其需要加強的是專業及社交人脈網,以及狼性。當你我都在問有沒有面試攻略寶典的時候,當人人都在問未來工作在哪裡的時候,想要勝出的關鍵在於:研讀應徵公司內部組織圖、蒐集業界競爭對手動向、調查企業主是二代接班還是傳統世代、將職業性向測驗置入個人履歷與面試作答、仿效LinkedIn好手們的職涯路徑……這些「有效」作法才有助於工作者正確判斷適合自己的公司。書中透過32則真人真事的轉職案例,清楚描繪國內外的臺灣工作者如何在求職、轉職、轉型等各階段取勝。這些主角們,有的三、四十歲才開始轉行,依然獲致成功;也有的從創業之路退場後再度回到公司上班,仍有傑出表現。每個案例都十分「異類」,全都是從零起步,甚至沒有親人或金援支持。今天,你可能是人資,也可以轉為跨國公關公司CEO,甚至年屆四、五十拚到海外私人銀行資深總裁;今天,毫無理科背景的你也可以一路跨界,轉為大型科技業集團AI自動化部主管。如今,與我們競爭的早已不是身邊的豬隊友,而是在世界另一端喝著咖啡的神對手。「找機會,走出去」,就是培養獨一無二的職場武器!(本文作者為蘇盈如,摘自《2030轉職地圖》,遠流提供),更多好書內容,請上網【工商書房】